关于湖南省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365bet体育注册网站 时间:2014年03月25日 【字体:

省财政厅厅长  郑建新 

    

各位代表: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现提出2013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14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全省和省级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扎实奋斗、克难攻坚,完成了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2013年预算收支目标和财政工作任务。 

  公共财政预算方面: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地方收入分别突破3000亿、2000亿大关,迈上了新的台阶。公共财政收入共完成3307.3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66.3亿元,比上年增加369.4亿元,增长12.6%。其中,地方收入2023.6亿元,增长13.6%;上划中央收入1283.7亿元,增长11.1%。全省公共财政支出4635.5亿元,比上年增加516.5亿元,增长12.5% 

  省级公共财政收入完成810.9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5.5亿元,比上年增加90.9亿元,增长12.6%。其中,地方收入324.9亿元,比年初预算增加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上划中央收入486亿元,增长13%。省级地方收入比年初预算增加的30亿元中,资产处置等一次性非税收入21.7亿元,税收收入8.3亿元。超收收入当年不使用,全部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纳入以后年度预算统筹安排。省级公共财政支出808.2亿元,增长0.6% 

  政府性基金预算方面: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1106.9亿元,中央补助65.4亿元,上年结转273亿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计1445.3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支出1074.6亿元,结转下年370.7亿元,支出总计1445.3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67.4亿元,中央补助65.4亿元,上年结转110.4亿元,可安排使用的收入总计343.2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支出96.9亿元,补助市县127.5亿元,结转下年118.8亿元,支出总计343.2亿元。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方面: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117.2亿元,其中,保险费收入651亿元,财政补贴423.9亿元,利息、转移收入等其他收入42.3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967.6亿元,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出955.8亿元,转移支出等其他支出11.8亿元,当年结余149.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1186.2亿元。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61.3亿元,支出118.8亿元,当年结余42.5亿元,年末滚存结余308.6亿元。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方面: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8亿元,其中,利润收入2.2亿元,股利股息收入3.6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亿元,调出8000万元到公共财政预算统筹用于支持重大产业项目,支出共计5.8亿元。 

 

  初步判断,2013年省级可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市县总体上也可以实现收支平衡。上述预算执行情况是快报数,在决算编制汇总后还会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全省预算执行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结构性矛盾突出、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的严峻形势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财税政策措施,促进了经济稳定运行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3年,全省收入增幅呈前高后低走势,一季度实现高开后,随即出现明显下滑,到下半年降幅逐步收窄,增长势头基本稳定。横向比较,全省地方收入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个百分点。这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准确把握经济大势,及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各级各部门全面执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条禁令,坚决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取消停征5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进一步简政放权,减轻企业负担;尽力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继续加大对重大交通项目和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通过财政贴息支持国家和省级工业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建设市场化投融资;通过政府采购支持两型产品及省内企业产品销售,支持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在此基础上,社会各界诚信纳税,财税部门勤征细管,实现了财政增收 

  

  在收入规模稳步扩大的同时,收入结构也发生了积极变化。全省税收收入2581.5亿元,增长13.9%,占公共财政收入的78.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680.8亿元,增长10.2%;消费税491.1亿元,增长12.7%;营业税450.1亿元,增长16.2%;企业所得税339.8亿元,增长14.1%;个人所得税127.3亿元,增长8.9%。全省纳入公共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725.8亿元,增长8.1%,分别占公共财政收入的21.9%、地方收入的35.9% 

  

  (二)突出加大对民生领域薄弱环节和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中央和省重要政策、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得到较好保障。在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通过提前研究、及早下达、加快拨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明显提高,支出进度一直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科目完成情况如下: 

  农林水事务支出500.2亿元,增长11.7%。支持涔天河水库、小型农田水利、中小河流及小型病险水库治理等水利项目建设,启动实施洞庭湖区18个县市区170万人口饮水安全工程。支持应对特大旱情、禽流感等重大突发事件,积极采取临时收储、危仓老库维修改造、加强强制检验、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措施,尽力减小镉大米事件对全省粮食行业的冲击。改善林区道路条件,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规模,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全省158万户次农户因受灾获保险赔款12.9亿元。在10个县启动特色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在2.5万个村实施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提高到村均6万元。 

  教育支出807.9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2012年全省超额完成中央核定的教育投入任务,当年教育支出增长49.4%,基数较高)。在15所高校启动首批21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支持高校社会化学生公寓和食堂回购。提高职业院校的生均拨款补助标准,中职免学费范围扩大到所有农村学生、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学生,为全省46.6万名中职学生免除了学费。继续改善贫困地区办学条件,对武陵山、罗霄山片区9.1万名农村中小学教师发放了津贴。 

  科学技术支出54亿元,增长12%。进一步提高科研院所保障水平,支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推动关键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15.7亿元,增长17.1%。帮助高校应届毕业生求职,对劳动密集型、中小微型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给予扶助。连续第9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250元、103元分别提高到271元和119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集中供养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2115元、4163元分别提高到2511元和5028元。 

  医疗卫生支出335.1亿元,增长13.9%。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补助由每人每年240元提高到280元,医疗费用报销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由25元提高到30元,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均补助由4000元提高到5000元,对武陵山、罗霄山片区1.9万名农村卫生人才发放了津贴。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66.5亿元,增长22%。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农村文体活动经费达到每村每年1万元,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节能环保支出120.2亿元,增长9.9%。继续推进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十大环保工程,开展水质良好生态湖泊环境保护试点,促进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 

  住房保障支出166.1亿元,下降10.7%,主要是建设任务较上年减少。 

  交通运输支出335.3亿元,增长22.5%。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公路、铁路、水运、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三)新增财力进一步向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粮食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均衡区域间财力差异,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2013年,在中央本级收入紧张、压减部分专项转移支付的情况下,通过积极争取,中央对我省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补助达到2537.1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税收返还210.7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355.4亿元,专项转移支付971亿元;转贷我省债券资金154亿元,规模居全国前列。9个县市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使我省纳入范围的县市达到33个;48个县市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享受了西部地区政策,中央补助标准由60%提高到80%62个县市获得中央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18.9亿元,增长9.2%。省财政在配置财力时,尽力加大对市县的支持力度。2013年,省对市县税收返还及转移支付补助达到2144.8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税收返还134.1亿元;一般性转移支付1168.8亿元,其中,财力性转移支付600.5亿元,比上年新增71.7亿元,是近些年来支持市县力度最大的一年;专项转移支付841.9亿元。 

  (四)把规范预算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资金使用绩效。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加强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扎实推动预算公开。公开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的省直部门由25家扩大到46家,涵盖了除涉密部门外的所有省政府工作机构,14个市州本级、31个县市区启动了预算公开工作。二是严格落实厉行节约的各项规定。严控并尽量压减三公经费,省级三公经费开支得到较好控制,初步预计决算数要低于年初预算数,具体情况待部门决算办理后再报告。三是积极推行预算绩效管理。对9项重大项目实行了重点绩效评价,对108家省直部门的216项专项资金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并将93家省直部门的预算绩效管理纳入省政府绩效评估范围。四是着力加强预算与国库的联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进一步规范资金拨付流程,清理国库暂存暂付款,清理整顿财政专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开展预算执行中期评估,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使预算资金尽快形成支出、发挥效益。五是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基本摸清了全省政府性债务的底数。经审计,截止20136月底,全省各级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3477.9亿元,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733.4亿元,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3526亿元。这些债务是经过多年形成的,在全省改革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多有相应的资产和收入作为偿债保障。从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性债务现状和资产与负债的相互关系看,目前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与此同时,财政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是:财税政策调节经济运行、促进转型升级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待提高,支持重点和方式还要进一步调整完善;部分市县还存在非税收入占比高、支出保障水平偏低、负债较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一些西部的偏远市县尤其困难,财政体制、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性亟需提高,财政运行质量有待改善;财政资金安排碎片化、监管不严、浪费低效的现象时有发生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有力措施,有步骤地加以解决。 

  二、2014年预算草案 

  初步判断,2014年,我省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困难和压力也不少。从有利条件来看,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释放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全省经济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财政持续健康发展具有不少新的有力支撑。从制约条件来看,传统发展优势逐步弱化,各类结构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依然较多,经济增长步入由量到质转型的艰难攻坚期。 

  从财政来看,2014年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更加需要开源节流、精打细算。收入方面,未来一段时期内,随着经济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入平稳增长,财政收入中速增长将呈常态化,这一趋势已经初步明朗,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增幅相比前两年分别回落了21.73.8个百分点,而且增收主要依靠卷烟制造和房地产业,这两大行业税收增量共计160亿元,分别占公共财政收入、税收收入增量的43.3%50.8%;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等传统支柱产业税收均为负增长。2014年,中央和省在简政放权、减轻社会负担方面还将推出营改增扩面等减税降费政策,这些都将带来一定的财政减收。支出方面,支持全面深化改革和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增加投入,预算平衡压力很大。 

  2014年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全力推动发展。改善宏观调控,突出支持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提高经济发展的活力、质量和效益;保障改善民生,坚持加大投入与革新机制相结合,做到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改进预算管理,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防控债务风险,增强预算透明度和绩效水平。 

  在预算编制时,突出把握以下三条原则:一是统筹有序,突出重点,优先保障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支出需求。尽量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让省直各部门和市县在年度预算执行中腾出更多精力来抓政策落实、抓资金绩效。二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紧从严控制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直各部门办公性行政经费零增长,三公经费只减不增。全面停止新建党政机关楼堂馆所,维修改造只安排消除安全隐患、恢复和完善使用功能的项目。统筹政府信息化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三是盘活存量,用好增量,以增量带动存量、集中财力办大事。2014年省级原则上不新设专项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数量在上年基础上再压减1/3。对新工作、新任务,首先通过调整存量资金的结构解决;资金不够的,通过预算新增安排和整合现有专项来筹措落实。具体安排情况如下: 

  公共财政预算方面:2014年全省和省级公共财政收入预计增长12%左右,具体为:全省公共财政收入预计3704.2亿元,比上年增加396.9亿元,其中,地方收入2266.4亿元,上划中央收入1437.8亿元。 

  省级公共财政收入预计885.1亿元,比上年增加74.2亿元(剔除上年部分一次性非税收入后按增长12%测算),其中,地方收入340.8亿元,上划中央收入544.3亿元。2014年,省级地方收入340.8亿元,中央补助收入1884.3亿元,市县上解收入55.7亿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7亿元,收入总计2287.8亿元;省本级支出444.2亿元,补助市县支出1813亿元,上解中央等支出30.6亿元,支出总计2287.8亿元,当年收支平衡。 

  2014年省级公共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主要内容如下: 

  教育:预算安排113.8亿元,新增10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62.5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51.3亿元。继续提高高校和职业院校的生均拨款水平、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推动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重点支持城市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科学技术:预算安排9.1亿元,新增7000万元,其中省本级支出6.6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2.5亿元。重点支持基础科研、科普、重大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文化体育与传媒:预算安排15.7亿元,新增4.4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11.4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4.3亿元。按村均1万元的标准,支持4000个行政村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落实省博物馆、省美术馆、省图书馆等重点文化工程建设资金;新增文化产业、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2000万元,推动文化繁荣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预算安排82.5亿元,新增4.4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17.8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64.7亿元。新增就业补助4000万元,重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化解产能过剩中出现的下岗再就业;新增安排8000万元,对国企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给予补差;支持将企业退休人员基础养老金再提高10%,对困难国有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管理给予补助,实施全省统一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指导标准,进一步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条件;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预算安排71.9亿元,新增9.7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7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64.9亿元。将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补助标准由280元提高到320元,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对困难群体参保给予补助。 

  节能环保:预算安排12亿元,新增4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2.3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9.7亿元。支持煤矿整顿关闭,建立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给予奖补,加大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大气污染治理和两型社会示范创建的投入力度。 

  住房保障:预算安排20.7亿元,其中,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省级配套资金15亿元,同时,我们将通过积极争取中央支持、调整支出结构等方式,确保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的配套资金需求。 

  农林水事务:预算安排62.6亿元,新增11.5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15.7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46.9 亿元。一是农业新增5.2亿元,重点支持百企千社万户工程,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极争取中央补助,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支持农业休养生息。二是林业新增4490万元,主要是将省级集体和个人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由12/亩提高到15/亩。三是水利新增3.5亿元,并通过统筹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基金),集中支持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洞庭湖治理等重大工程建设。四是扶贫新增1亿元,完善武陵山、罗霄山片区财税综合扶持政策,推动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支出:预算安排95.7亿元,新增11.1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36.3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59.4亿元。主要是新设现代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2亿元,突出支持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物流、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增流通产业发展资金1.8亿元,扶持内贸发展;新增新型城镇化引导资金1亿元,重点用于村镇规划等方面;新增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引导资金8000万元,达到9.3亿元;新增安全生产专项资金6000万元,达到1.2亿元;新增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资金4000万元,达到1亿元;新增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资金2000万元,达到5000万元;新增旅游产业发展资金3000万元,达到1.5亿元。  

  交通运输支出:预算安排68.3亿元,新增7.5亿元,其中省本级支出40.5亿元,对市县转移支付27.8亿元。新增资金重点用于高速公路建设、黄花机场飞行区东扩、开拓欧美航线、增加支线机场航线等方面。 

  经汇总,2014年省级三公经费公共财政拨款预算8.6亿元,比2013年预算减少1300万元。预算执行中,我们将严控并尽量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严禁无预算、超预算和超标准开支,确保决算数不超过预算数。 

  政府性基金、社会保险基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等方面:2014年,全省政府性基金收入安排1102.4亿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安排1050.2亿元,其中省级收入156亿元,支出114.2亿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安排1143.4亿元,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安排1056.5亿元,其中省级收入173.8亿元,支出127.1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安排5.2亿元,省级国有资本经营支出安排5.2亿元。 

  三、工作安排 

  财税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支撑,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一)调整财政调控方式和重点,更加注重激发市场的内生动力和竞争活力。财政调控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一是调整优化公共投资结构,压减散碎项目和一般竞争性领域经营项目,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认真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财税政策,积极运用公私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模式),把政府的社会责任、远景规划、协调能力和民间资本的管理效率结合起来,吸引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二是促进消费结构升级和层级提高。完善支持养老、健康、信息、文化等新兴消费形态发展的财税政策,突出对市场信用体系、标准体系以及监管执法的支持力度,优化消费环境。三是大力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将财政投入的着力点转移到加强引导、制定标准、支持创新等方面,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全面清理对产能过剩行业的优惠政策,该取消的坚决取消。四是推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改进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落实好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政策。五是加快改善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积极实施营改增试点扩面,扩大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范围,有效发挥信用担保、贷款贴息、出口信用保险等政策资金的作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全面清理规范各类区域性税费优惠政策,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二)加大投入和完善机制并重,更加注重民生政策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在继续增加民生投入的同时,突出制度建设,着力解决区域群体差异大、制度碎片化等问题。一是积极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按照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在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养老等领域启动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工作,凡是可以交给社会力量承办的,逐步转变财政资金的投入方式,由直接提供改为购买服务。二是支持养老、医疗等各类城乡社保基金之间的制度衔接,提高统筹层次,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完善基金支出和付费机制,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服务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区分公共需求的层次性,相应制定不同类型的财政支持政策。建立全省城乡低保指导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财政对各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的托底保障功能,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理顺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落实好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工作。 

  (三)扎实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更加注重顶层设计和运行效率。按照中央统一部署,2014年财政改革重点是税收制度和预算管理改革。从11日起,将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到铁路运输和邮政业,实施鼓励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发展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同时,还将有序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调整完善消费税制度等税制改革。预算管理改革重点推进以下4个方面:一是健全包括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在内的全口径政府预算体系,通过规范收支行为、健全审批流程、明确管理权责、加强统筹整合,努力构建完整统一、有机衔接、互通互补、规范透明的新型管理机制。收入预算由约束性转为预期性,淡化收入任务考核,突出收入质量考评,治理收过头税、引买税款等虚增收入行为。二是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推动绩效评价、投资评审、资产管理、财政监督、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与预算管理事前、事中、事后的有机结合,优化业务流程,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整体效率。突出加强新型工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型经济等重大产业类专项资金的绩效管理,做到有目标、有跟踪、有评价、有应用,把钱用在刀刃上。三是实行政府性债务分类管理,强化总量控制及风险预警,严格举借使用行为,完善偿还机制,将政府性债务管理工作纳入对市县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四是全面规范省级专项资金分配审批管理,明确审批权限、流程,减少自由裁量权;继续推进预算公开工作,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2014年,省级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范围扩大到省高院、省检察院、群团组织和省政府序列厅(局)级事业单位,由46家省直部门增加到82家,市县全面启动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公开工作,进一步提高预算透明度。 

  名词解释: 

  公私合作:英文表述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简称PPP。是指在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过程中,政府与私人部门建立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的合作机制。原理与BOT相同,都是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特征,实行使用者付费,但更加强调公私部门的全过程合作,是BOT等传统模式的升级版。发达国家普遍将PPP作为缓解财政压力、提高公共服务效率的一次变革。在当前着力化解地方融资平台风险的背景下,推广使用PPP模式,不仅是一次微观层面的操作方式升级,更是一次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变革——是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适应市场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一次体制机制变革。运用PPP可以缓解三个方面的难题,一是转变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由政府包办转为公私合作,可以缓解目前融资平台债务高的问题;二是引入市场竞争激励机制,由国有企业管理转为公私共同管理,可以推动解决公共供给效率低的问题;三是拓宽投融资领域,降低或取消民营投资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可以解决私人资本进入难的问题。 

    

  政府性债务:政府性债务包括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和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三类。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是指需由财政资金偿还的债务,属政府债务;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是指由政府提供担保,当某个被担保人无力偿还时,政府需承担连带责任的债务;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是指政府不负有法律偿还责任,但当债务人出现偿债困难时,政府可能需给予一定救助的债务。后两类债务均应由债务人以自身收入偿还,正常情况下无需政府承担偿债责任,属政府或有债务。以上三类债务不能简单相加。 

    

  办公性行政经费:指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三公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出境费)、会议费、培训费、办公设备购置费、差旅费等7项经费开支。 

    

  百企千社万户工程:2014-2016年,用3年时间扶持10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0个现代农机合作社、10000个种粮为主的家庭农场,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优做精现代农机合作社,做实做活家庭农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2014年省级公共财政收支预算表及2014年省级政府性基金收支预算表.xls